2025年3月31日,TikTok Shop宣布了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德国、法国、意大利三国的电商功能同步上线。至此,加上此前已开通的英国、西班牙和爱尔兰站点,TikTok Shop在欧洲的版图已覆盖六大核心市场。
这一动作不仅标志着TikTok对欧洲市场的野心,在当前特朗普狂挥关税大棒的背景下,也为中国跨境卖家提供了新的增长机会。
然而,转战欧洲真的是当前局势下TikTok美区卖家的理想出路?这片看似肥沃的土壤背后,真的好做吗?

从VAT到GDPR的硬性门槛
(1)税率差异:德国标准税率19%、法国20%、意大利22%,图书、食品等品类有特殊减免,使用OSS(一站式申报系统)可简化多国申报流程。
(2)代扣代缴:自2023年起,平台需代扣VAT,但卖家仍需自主申报,某3C卖家因漏报法国VAT被追缴28万欧元。
(1)数据收集:必须明确告知用户数据用途、存储期限(默认≤6个月),禁用默认勾选广告追踪功能,违者最高罚全球营收4%。
(2)跨境传输:非欧盟企业需通过欧盟标准合同条款(SCCs)或本地服务器(如法兰克福AWS节点)传输数据。
EPR注册:德国/法国强制要求包装法(Lucid号)、电子设备(EAR号)等认证,某服装卖家因缺法国EPR致2000件货物滞留港口35天。
广告红线:禁用“最佳”等绝对化用语。
(注:以上合规政策仅供参考,请以有关部门官方通知为准)
虽然根据TikTok Shop平台现在的政策,可以实现“一店卖欧洲五国”,但是同样的商品,能否让五国消费者都喜欢,这确实值得思考。
打个比方:某款在西班牙畅销的家居产品,可能在德国因设计过于简约而被冷落——德国消费者更偏好模块化、可维修性强的商品。
尽管在特朗普层层加码的关税威胁下,TikTok美区卖家的盈利空间正遭受严重压缩,特别是那些主要依赖小批量订单运营的商家,正站在亏损的边缘。但从数据来看,美区市场仍存在明显优势。
2024年,TikTok Shop在美区的GMV约为90亿美元,同比增长650%。而在2024年,TikTok欧洲用户数突破1.59亿,电商GMV年增长率超260%。
其次,美国市场的集中度更高,前10大电商平台占据68%份额,而欧洲前10平台仅占41%,这意味着流量获取成本更高但长尾机会更多。
在消费特征上,欧洲用户对短视频电商的接受度较美国低15%,但用户粘性更强——数据显示德国TikTok用户的日均使用时长比美国用户多出22分钟。
此外,还有一个很容易被忽视的数据:退货率。数据显示,欧洲平均退货率18%,高于美国的13%,其中意大利时尚品类退货率高达25%。退货率高就代表了卖家会有更多的经济上的损失,从运费成本、商品损耗、库存积压、卖家口碑等方面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所以,美区卖家提前离场也需要掂量一下放弃这个市场的成本。
案例1:某大卖通过展示中国智能家居产品如何适配当地家庭,单条视频带动吸尘器单品周销2000台。关键在于找到具有文化桥梁作用的KOC(关键意见消费者),而非单纯追求粉丝量。
案例2:某厨具品牌组建本地妈妈测评团,拍摄“中国空气炸锅vs祖母秘方”对比视频,单条播放量破200万次。
最后,小编想说的是:
1、在当前这种局势下,美区卖家可以考虑转战欧洲或者其他区域,或者采取多市场协同运营。但这样的转换赛场并不是唯一出路,也不是每个卖家都适合的道路。
2、虽然我们无法改变当前国际局势,但对于众所周知的这些关乎切身利益的事项,我们不能熟视无睹。在当前的环境下,我们能做的是根据自身情况,尽自己所能设计出防范风险的对策,来减少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