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卖家在TikTok上打起“关税反击战”

办法总比困难多。

美国关税政策,让国际外贸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尤其是国内的一些传统外贸企业与工厂。

美国对华商品税率累计达145%,将直接导致国内外贸企业利润空间被严重挤压。据国内媒体报道,近期,美国关税已导致部分外贸企业的订单量下滑,一些外贸企业不得不选择减产、转移产能至东南亚或墨西哥,有的甚至直接停产放假。

01
 18年外贸大厂突然暂停

日前,东莞市德鸿电器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鸿电器)宣布停产放假一个月的通知文件在网上被曝出,引发各界广泛关注和讨论。通知称,由于美国调整关税政策,再叠加当前经济环境影响,公司不得不面对一些突发情况。受此影响,公司已收到客户取消订单的通知,新的议价方案正在调整之中,这导致公司短期内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

鉴于此,公司管理层经过慎重考虑后做出放假的决定,假期始于2025年4月11日,假期时长暂定为1个月。

工厂卖家在TikTok上打起“关税反击战”

图源:网络

德鸿电器公司在通知上强调,停产期间,公司管理层会积极寻求解决方案、努力开拓新的市场,若有复工机遇则会另行通知。并承诺,会按照法律规定为员工支付基本工资,期间,员工若提出离职,公司会立刻结算薪资。对于被放假员工而言,在贸易战的大背景下,工厂未来能否复工已成了未知数。

据公开资料,东莞市德鸿电器制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距今已连续经营18年时间,其主营业务为家用电器的研发、制造和销售,是一家标准的集产销于一体的制造业企业。

对此,有业内人士称,关税对C端跨境卖家造成重挫,供应链卖家更是深受其害,尤其是美国市场占比较大的外贸工厂,大客户暂停订单,会导致资金难以周转。

然而,办法总比困难多。当前,各地机构、平台都在积极帮助受影响的外贸企业拓展新市场,渡此难关。与此同时,国内一些外贸工厂卖家也在努力寻找新出路。

近期,在TikTok上刮起的”中国工厂旋风“,引发了海内外网友的广泛关注。一些“坐不住”的国内外贸工厂卖家,竟然开始纷纷涌入TikTok,以另类的营销话术,开启“自爆式”营业,寻求关税硝烟下的应对之法。

02
 中国厂商在TikTok“爆料式”营业

这些涌入TikTok的工厂卖家自称是海外奢侈品牌的中国代工厂或采购代理,在视频中主打一个“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将一些国际大牌以及知名奢侈品牌产品背后的真实生产渠道以及价格成本直接公开晒出,如,许多所谓的“产自欧洲的服装、手提包和其它配饰”,实际上均来自中国工厂。这些中国厂商甚至告诉海外消费者,哪里能卖到最优惠且原厂直出的大牌产品。

一时间,TikTok上有关#chinese supplier manufacturer 中国供应制造商、#chinasourcing 中国采购、#sourcingagent 采购代理等话题的热度居高不下。

工厂卖家在TikTok上打起“关税反击战”

图源:TikTok

这一举动立刻引发广大TikTok海外用户的激烈讨论,有国内网友评论道:“中美网友要开始进行新一轮对账了。”

在一则视频中,TikTok创作者@LunaSourcingChina站在据称生产Lululemon瑜伽裤的工厂外,称其成本仅5-6美元,美国零售价则超过100美元,而这两者生产的瑜伽裤“面料和工艺基本完全相同。”该视频一经发布,就让许多美国消费者大破防,纷纷在视频留言区评论道:

“我花100多刀买的Lululemon瑜伽裤,工厂直出只要5刀?!就算加125%关税也比专柜便宜啊!”

“我有两条紧身裤,一条是 lulu 原版的,一条是 dhgate(敦煌网) 的,它们简直一模一样” 😭

“这太疯狂了,得有人建个网站,这样我们就能从这么多工厂订货了。”

工厂卖家在TikTok上打起“关税反击战”

图源:TikTok

截至发稿,该条视频累计播放量已超过1250万次,点赞量达到160万。

与此同时,有不少外国专家指出,这些视频大多是中国的仿冒品制造商趁乱营销,通过混淆“贴牌代工”与“正品代工”的含义,推销假冒商品。尽管如此,许多美国TikTok用户仍对这些中国厂商的视频持欢迎态度,并认为其在揭示一些奢侈品产业”不为人知的一面”,甚至感谢中国制造商揭露“资本真相”,同时表示中国正在赢得这场贸易战。

工厂卖家在TikTok上打起“关税反击战”

图源:小红书

03
 询单爆增,“中美生意”重启

本以为是”自爆式“的营业,却没想到因为美国接二连三的关税大棒,而让美国消费者找到“情绪宣泄”的出口,同时寻找到应对未来物价上涨的良策,一些中国厂商也因此获得大量询单。

在中国厂商发布的视频中,有很多用户在留言区评论对这些产品很感兴趣,并询问哪里有链接可以直接购买,还表示自己以后就在这里购买商品。同时,一些中国的电商平台,如淘宝、阿里巴巴、 Dhgate(敦煌网)等不断出现在视频评论区,许多海外用户像是发现了新大陆,纷纷催促视频中的中国卖家添加购买链接。

工厂卖家在TikTok上打起“关税反击战”

此外,还有不少美国商家在视频中评论,希望找到这些能提供优质产品的中国供应商合作,询问自己是否可以购买小额订单,并如何联系想要合作的产品制造商?甚至在视频留言区发起了想要采购的产品清单接龙。

工厂卖家在TikTok上打起“关税反击战”

图源:TikTok

知道了真相的海外网友们,自此炸开了锅。能在中国制造工厂卖到物美价廉的产品,怎么可能还会去当冤大头。于是,许多海外消费者们这两天开始全网搜索怎么卖到的便宜且质量过硬的中国制造。

近日,一些动作迅速的美国网友已经来小红书里询问关于中国制造的一些背包、服装、家具、头发等产品业务的工厂网址都有哪些了。不得不说,这种一对一,直接对接源头厂家采购,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的国际生意也是“活久见”了。

工厂卖家在TikTok上打起“关税反击战”

图源:小红书

值得一提的是,已经有一些美国网友开始整理生产各种品类的中国工厂和供应商的网址清单,并将其发布在TikTok上,包括服饰、运动鞋、化妆品、奢侈品包等等,且这类视频的播放量与关注度也非常高,发布时间仅一天就已经达到180万次的播放量,以及超10w+的点赞量。

工厂卖家在TikTok上打起“关税反击战”

其实,上述许多TikTok上受欢迎的中国工厂视频在今年2月份左右就已经发布,但最近几天在特朗普宣布加征对等关税后才真正开始爆火。由此可以看出,美国民众对美国总统特朗普强加关税的强烈担忧和反对。

而这场中国供应链在TikTok上的“透明化种草”热潮,也正在颠覆传统外贸的“人货场”关系。

04
 TikTok流量重构“人货场”关系

有业内专家分析,美国买家通过工厂直播看缝纫线、质检流程,12美元的Lululemon同源瑜伽裤,转化率比详情页高200%。从“TikTok种草→平台比价→海外仓极速达”,消费链路从20天压缩至3天,中小卖家首次拥有与大牌同频曝光的机会。数据显示,这类视频的完播率比普通内容高3倍,用户平均互动时长超过45秒。

而这种转变成功的核心是内容即流量,工厂即信任。当美国消费者习惯了”看生产线买货”,传统B2B的信息差正在被短视频拉平。同时也倒逼传统外贸工厂、企业去学习新的2C经验(即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工作经验),包括商品运营、营销推广、客户服务等方面;与此同时也要懂得利用好TikTok等社交媒体平台的流量红利。

工厂卖家在TikTok上打起“关税反击战”

另外,要走长期主义,用户信任是第一位。这些爆火的中国工厂视频,通过真实的产品生产场景、制作流程与近乎透明的成本价格,赢得了海外用户的信任,让一些海外网友打破“中国制造意味着质量低劣”的错误观念。

有业内人士分析,这些视频可能引发一轮美国消费者从中国厂商直接购买产品的浪潮。因为无论如何,即便算上关税,这些商品依然要比在美销售品牌货便宜上许多……

当前,国内外贸工厂企业可以趁着这波流量,利用TikTok平台“病毒式”传播效应,制作符合自身特点的产品营销视频,来拓展销售渠道,寻得关税危机下的新机遇。

05
 写在最后

中国工厂在TikTok上刮起的这阵旋风,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近期关税大战背景下,一场绕过关税的消费革命与贸易博弈,同时也是外贸行业在面对关税的不确定性,而寻求生存突围的摸索与尝试。

层层叠加的关税,让美国普通消费者未来的生活成本增加,中国工厂正是敏锐捕捉到美国消费者对高物价的不满,通过“工厂直供”模式,既规避了关税壁垒,又以“去品牌化”的低价策略抢占市场。然而,虽然此举为许多外贸工厂带来了流量与曝光,但是,这种模式仍旧暗藏风险。

若上述视频中的工厂真的是某国际品牌的供应商,拍摄视频可能违反相关保密协议(NDA),或将被被追究刑事责任。其次,跟风造假的视频可能会大量出现,导致产品信誉度受损。另外,这种“开诚布公”的低价策略,长远来看并不能维持长久,工厂企业还需及时采取转型方案。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